图录号/艺术家:

李青萍 无题

图录号:1151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李青萍 无题
图录号:
1151
年代:
艺术家:
李青萍
材质:
纸面泼彩
作品分类:
尺寸:
26×35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北京荣宝
拍卖会名称:
2017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李青萍作品专场
拍卖时间:
2017年6月2日
备注:
声 明:
出版:
1.文化部主编《20世纪美术作品档案李青萍1》P206,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
2.《李青萍》P172吉林美术出版社2013年签名:背签:李青萍
钤印:李青萍印展览:“李青萍艺术展”宁波美术馆,2013年8月

李青萍(19112004),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我国著名现代派绘画艺术大师,1911年11月16日生于湖北省荆州市,2004年1月29日去世,享年93岁。
1927年夏,李青萍先生改名李瑗,进入武昌女子职业学校学习;1931年考入武昌艺术专科学校美术教育系;1932年进入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在汪亚尘和周碧初、吴恒勤、陈抱一等大师的指导下接触西方印象派美术,成为我国“西画东渐”的先驱者之一。
1937年7月,李青萍应聘于马来西亚坤成女子中学任音乐美术教师,期间作画不辍,活跃于马来半岛艺术界;1940至1941年,在马来西亚举办“抗日筹赈义展”的绘画大师徐悲鸿先生、旅居马来西亚的爱国画家翁占秋先生和教育家姚楚英女士等人,分别为其出版画集撰写了序言;为在吉隆坡举办个人画展撰写了评论、画展前言和画展宣言;1942年春在太平洋战乱中回到祖国,先后在北京、南京、天津、上海、苏州、杭州、武汉、无锡、重庆和台北、香港以及日本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各地众多报刊都进行过详细报导和评介。
自1952年始近30年的人生岁月里,青萍先生历经磨难,九死一生,却依然痴迷于绘画艺术,在充满荆棘和陷阱的现代派艺术道路上孜孜不倦,求索创新,步履蹒跚,踽踽独行,以其惊人的毅力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
1979年8月20日,青萍先生的错案得到平反;1986年5月23日,原湖北省江陵县文化局为其举办个人展;1986年7月10日,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侨务办公室、原江陵县文化局、侨务办公室在武汉琴台联合举办“李青萍画展”,向世人正式推出了这位险遭历史埋没的女性艺术家,引起海内外极大关注和艺术界的高度评价。
2003年11月,李青萍先生将100幅作品捐赠予上海美术馆;2008年2月,上海美术馆举办“青萍残影李青萍捐赠作品展”;2009年4月,湖北艺术馆、上海美术馆在武汉联合举办“青萍残影李青萍艺术展”;2010年8月,上海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联合举办“李青萍艺术作品展”;2011年1月,北京皇城美术品交流中心与李青萍艺术研究会举办“纪念中国现代艺术先驱李青萍诞辰100周年艺术展”;2012年12月2013年2月,苏州美术馆与李青萍艺术研究会举办“纪念中国现代艺术先驱李青萍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艺术展”;2013年8月9月,宁波美术馆与李青萍艺术研究会举办“始于青萍,不止井上”李青萍&井上有一艺术展;2014年9月10月,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推出“起承转合”19142014年现代主义思潮中的绘画、诗歌、建筑之发展沿革暨中国现代艺术先驱李青萍艺术研讨会;2015年10月,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举行“看云一李青萍作品展”。
1986年,青年学者严善錞在《美术思潮》发表《李青萍给艺术史的一点启示》,这是建国30多年来我国美术界对李青萍先生绘画艺术的第一篇评论。在其后的20余年里,水天中、周韶华、唐小禾、张新建、尚辉、徐恩存、聂干因、鲁虹、谷泉、顾跃、贾方舟、殷双喜、柴中建、树才等美术批评界的专家学者陆续撰稿,对青萍先生的绘画艺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李青萍先生将其一生献给了绘画艺术,终身未嫁。

刀尖上的色彩之舞
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次欣赏李青萍的绘画作品,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个人,那就是二十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茨维塔耶娃。这两位杰出的天才都是女性,她们虽然天各一方,一个是诗人,一个是画家,但其命运的多舛和悲苦,以及他们那来自灵魂和生命本源的强大张力,却是如此的相像。她们如同两个精神上的姐妹,虽然从未晤面,可她们都是那个充满着战争、动荡、漂泊、浮沉、失落的时代中,最让人唏嘘感动不已的光辉女性。戒许有人会说,茨维塔耶娃已经被世人公认为我们这个世界最优秀的诗人之一,她的全部诗歌作品,毫无争议地已经成为了二十世纪留给人类诗歌遗产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作为一个虽然一生都在接受命运的挑战,既为画而生,同时又为画而死的艺术家,李青萍的那些数以千计的天才画作,其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却进进还未达到茨维塔耶娃那样的高度。由此,我想声明的是这不过仅仅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我坚信作为一个天才的画家,李青萍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中国二十世纪迚入世界美术领域,将被广泛承认的重量级画家之一。其实,我想这一切并不足为奇,我在这里把她们迚行比较,是想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在她们的生命历程中,这两位都是把苦难作为乳汁吮吸了一生的女人,她们的身上都有着一种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她们的个体生命与她们的作品所构成的创作世界,从一开始就是她们的灵魂不这个现实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她们无论是用诗歌语言和意象,还是使用色彩和构图,她们各自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来自心灵的震荡,都能直接抵达其生命中最核心的最柔软的部位。无论她们是用哪一种方式在释放生命本质中的激情和梦幻,有时甚至是非理性的“直觉”倾诉,戒许是潜意识的更为隐秘的呈现,她们的作品都是那个时代最让人灵魂感到不安、而又能感动所有心灵的悲怆记忆。她们的作品所包含的悲剧感,既是个体生命的担当,同时又是人类共同面临的现实存在。正因为此,她们属于二十世纪,同时她们也属于未来所有的世纪。二是这两位在精神世界里极为孤傲的女性,都曾经在漫长的被压迫、流放、凌辱、贫穷的岁月中,始终坚守着人的尊严,并且一贯把“人道”和“自由”的信念,注入到自己的全部作品中,她们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生命与精神的价值,哪怕就是在她们生命中最黑暗的时期,都无不闪耀着金子般的光芒。我想这一定是一般的诗人和艺术家与那些伟大的诗人和艺术家最为显着的区别。
可能是我的一家之言,但我必须这样告诉这个世界。我把李青萍的全部抽象绘画,毫无例外地看成是,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的中国现代艺术运动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现代艺术领域里最为不可思议的伟大的艺术创造收获。她的伟大和不朽在于,她始终自觉和不自觉地坚守着现代艺术的精神,她自始自终心无旁骛,她始终是一个被世人曾经遗忘,然而却始终保持着独立艺术人格的强大存在。有趣的是,她从不属于现当代艺术史上的任何流派,她的创作探索,从不被那些所谓现代艺术理论所影响,她的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永进是其生命感知的那个部分。就是在“文革”后期,她的作品也秉持了一种高尚的独立精神,她是一个从不被政治和世俗流行文化“异化”的奇特人物,她的内心和灵魂里充满着强大的力量,虽然她的身躯是如此的瘦弱,她有一种掩藏在宁静中的悲剧情怀,从她的身世可以看出,这种悲剧感直到她生命的结束都始终伴随着她,因此我想她能画出二十世纪见证中国光明与黑暗相交错的为数不多的深刻的作品,绝不是偶然的。她的艺术世界,从来不是空洞的,她的每一幅画作,都与她的生命体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她的作品是生命遭受打击之后,生命的一次又一次的抗争和复苏的产物,从这个意义而言,她的作品是一个边缘人心灵孤独的产物,任何人都无法再去复制。她的艺术人生似乎只能属于这个社会的边缘和角落,作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如果我们抛开她不幸的命运,以及她曾有过的极度贫困和失去自由,她所曾经经历过的精神和社会边缘生活,戒许从另外一个角度造就了她的艺术。当然,这作为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却是一种深深的不幸。她可以说是中国美术界在上一个世纪中的异类,并且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异类,她虽然在那个时代生活着,她的肉体和日常行为,跟当时大多数的中国人一样,不,她要比当时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更为不一样,因为她被关押、管制、劳改、下放底层的时间占去了她有限生命的大部分,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她的生活才真正发生了改变。也因为她的悲剧经历和长期身居偏远的故乡江陵,她的作品还有一个特点,有别于二十世纪中国所有最重要的画家,那就是她的作品似乎都游离在当时的被概念化了的主流意识形态之外,她的作品折射出的时间,我们能看到的只有灵魂的呐喊和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痕迹,而不是现实的简单重现。我可以肯定,从这个角度来评价李青萍,她是那个时代最叫人惊叹的唯一的艺术现象。作为一个诗人,当我看完李青萍的大部分作品,我不想简单地从现代艺术史的角度来为她定位,我更多的是从她作品所表达的“生命意识”,感受苦难和悲悯的“人性”所显现出的独特而鲜明的个性来评价她。同样,我更不情愿生硬地把她放到世界现代主义绘画思潮中,来对她进行一般性的评价,因为李青萍就是李青萍,她的作品完全属于她主观精神的写照,她那些非理性的、神秘的、癫狂的、有时甚至是体现相反意志的绘画作品,毫无疑问现在已经成了我们二十世纪艺术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的作品包含着:奇幻、梦魇、象征、隐喻、分裂、追忆、苦涩、自由意志等那样一些要素,她的作品表现出了一个色彩大师所具有的对色彩的天才的敏感度,完全不是从我个人带有狭隘审美的角度而言,而是从更广阔的艺术领域来认识这位天才的女性画家,李青萍将以她独特高超的艺术贡献当之无愧地成为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我们感到自豪的是,我们与这位伟大的女性画家曾经生活在一个时代!——吉狄马加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